据了解,该企业以养殖为根,生产为主,研学为辅,在扶绥县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这也是广西唯一一家将自有牧场及加工厂对外开放参观学习的乳品企业。
目前,该企业开设有挤奶大厅可视化挤奶、奶牛科普、犊牛互动、瀑布山景点游览等休闲观光项目。国庆假期试运营期间,约有7000人次参观。
万头奶牛养殖背后有什么故事?“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如何碰撞?在这行走的课堂里,我们有哪些收获?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这里有万头奶牛,依托奶源基地、全自动生产线、先进的检测仪器、生鲜牛奶冷链运输体系、高标准的质量监控系统等完善的乳品加工技术体系,以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核心内容,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石埠乳业研学负责人梁翔云介绍道。
驮英水库田间水渠穿过牧场,自然地将旅游区和养殖区做分割。观光旅游区绿草如茵,瀑布飞流,是休闲惬意的好去处。
养殖区内部建有智慧工厂参观长廊、全景数智化挤奶大厅、红色教育长廊、多功能教室等综合实践教育实践场所,开发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龄段的系列研学课程,以“产业+研学”模式,为周边中小学校的学生提供研学活动。
石埠乳业生态观光牧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已先后获批为“南宁市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崇左市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崇左市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研学旅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有清晰的目标、主题、内容,还要有成果,实质上还是一次教育的过程。为此,石埠乳业的研学旅行将会以课堂的形式展开。
目前,基地的研学课程开发以《探秘数智生态牧场·解码乳品工业魅力》为主题,课程包含“红心向党 情系壮乡”“食品达人我践行”等系列,以互动体验方式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及现代科技发展。
“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采用场景式教学模式。”梁翔云介绍道,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强调学生的体验感和动手能力。
在3300亩的生态牧场里,看农田连片,蔗海荡漾,喀斯特地貌山峦起伏,在秀美的山川风物中认识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地貌;
在多功能教室里,让学生学习营养知识,动手制作水果酸奶,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
在A2β数智化全景智能挤奶大厅,观摩奶牛在挤奶转盘上挤奶,听老师科普奶牛知识 ,为研学旅程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通过这一系列场景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更有效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从这次动手制作包装的过程中,大家收获了什么?”这是石埠乳业在《我是包装小能手》劳动课程上,研学导师对学生们进行引导提问的场景。
在这堂课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保、形式、材料、结构等各种学科概念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门徒娱乐能力。
在研学的过程中,石埠乳业一直坚持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孩子们动手体验,在这过程中他会感悟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理解每一位劳动者的辛苦付出,延伸到体会父母的劳动付出,珍惜劳动成果。”石埠乳业研学老师秦燕平说道。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基础上去了解以后的职业世界,研学课程中还涉及了职业规划。如《我为石埠乳业“代言”——现代服务业之职业体验》,引导学生将当前的学习与未来职业建立联系,对可能意向的职业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
“目前,我们正不断对研学课程开发和完善。通过国庆假期的试运行,我们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石埠研学负责人梁翔云说,未来,我们将在课程中融入更多的崇左元素,增强学员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研学教师的铺垫、引导,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思考等,形成更有意义、有意思的研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