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说的是否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需要,和对异见者的包容。
何祚庥院士近期又捅了一个大的马蜂窝。事件源于他评论芯片的一则微头条。关键是其中有一句话,即:
“所谓芯片问题,理论上只有比氢弹理论更复杂。存在基本理论问题必定更多。我想,荷兰人是弄楚了。而华为就不见得真懂得。極大可能是拿来就用。所以荷兰人说,告诉你了,也不一定真正弄出来!!!——再说得具体一些,华为并不懂得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重大意义!”
何祚庥认为,基础理论研究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应该仅仅注重应用技术。只要基础理论研究上去了,应用技术自然也会水到渠成。这话,本身说的没有任何毛病。
其实从何祚庥的文字中看,他老人家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一是为中国一直没有攻克芯片技术而急切。二是为头部企业华为在芯片上久攻无果而急切。他的出发点,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而绝非是恶意。
何况,何祚庥院士并没有狂妄自大,而是在一开头就说自己不懂芯片,态度非常的谦逊。
何祚庥对华为并无指责的意思,只不过是以一个科学界的老人的身份,对华为如何攻克芯片难关提出个人意见。这种意见是很宝贵的。
姑且不说华为是否真的“不懂得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但有一条是肯定的,就是华为耗资无数,时间也这么久,依然没有攻克,那肯定是基础理论研究不到位。
但到底是不是存在“华为不重视”呢?这倒未必。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华为确实没有重视,或者重视的程度还不够。一种是华为确实重视,但有心无力,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总体基础理论研究的储备还比较落后。
何祚庥找的点非常准。如果解决基础理论研究的问题,那肯定水到渠成的解决芯片制造问题。问题仅仅在于,何祚庥无法严格证明华为确实不重视。他只能证明,华为没有掌握基础理论。
即使他不是一名社会贤达,不是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即使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他就有权利提出个人的意见。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那都属于公民的。只要不是故意的制造谣言,我们就应该允许任何一个人说话。哪怕不是完全的正确,也千万不能堵别人的嘴。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公民说了一句“不懂基础研究”,就要遭遇各种网络暴力,被各种羞辱和谩骂,那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说话。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何祚庥说的话是否正确,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需要有的氛围,和对异见者的包容。
再者说,如果是任正非听见何祚庥的意见,他会生气吗?以任正非的胸襟海量,他一定不会反感和拒绝来自一位社会贤达的意见。他不但不会抗拒,还会非常喜悦的欢迎。
如果是华为内部的一位基层员工给集团提出宝贵的意见呢?我想,集团高层也不会打压这个人,而是给予鼓励,甚至直接给予物质奖励。
我认识一位做企业很成功的人士,他之前是大学教授,他在做企业的时候,就组建了一个“反对委员会”,其唯一工作职能就是专门给本企业提出批评意见。风闻言事皆可。一个月必须提出三条意见,提的意见越多,拿到手的奖金越高。
何祚庥对华为提出个人的意见,这是没有任何恶意的。以他的年龄,早就过了名利期,这辈子剩下的就是发挥余热,为国家做点贡献。他指出“华为不懂基础研究”,其实对华为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如果华为真的重视基础研究 现在听见何祚庥的话,可以更加铭记于心,加深映像,牢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如果华为在过去确实没有重视基础理论,那么何老的话对他们就是一针清新剂,触动他们,推动他们改变思想,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总之,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华为接受何祚庥院士的意见,都必定不是一桩亏本的买卖,只能让他们变得更强。
不接受任何意见的公司,反而不值得我们尊重。哪怕是来自非专业的外行的意见。
何祚庥院士提出他的个人见解,即使退一步说不是完全正确,我们也依然应该尊重他的意见。毕竟,他是出于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是为了“把脉”,是为了更快的攻克技术难关。他的言行,是为了国家向好、华为向好。
如果他是恶意,他就会想方设法阻碍华为攻克技术难关。比如,忽悠大家都不要重视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比如,呼吁像柳某某那种,不愿意投入基础研究的资源,仅仅走简单的买卖路线。如果何祚庥是这样做,才是真正的误国误民。
即使不是一名院士,仅仅是普通人、外行人,我们也需要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外行人提出意见。哪怕这些意见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一个社会人人敢于说话,而且不会因为说话遭遇报复,绝对是利远远大于弊。
反之,大家缄口不言,因为一说话就被人猛喷,于是人人自动变成聋子、哑巴,“目视于途”,真的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有利吗?
尊重何祚庥说话。鼓励所有人说话。尊重和鼓励哪怕是外行人说外行话,而不会去讽刺和打压他们。不能剥夺。天选